.
 
 
特别提示
本地动态
市场简讯
国际商机
经贸文告
会议回放
外汇牌价
外贸常识
人民币专栏
技术贸易壁垒
地区法规
跨境电商
自贸区专栏
   
会议回放 厦门市对外经贸企业协会 会议回放

会议主题: 外资局孙希有局长在全市商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主办机构: 贸发局、外资局、贸促会
主 讲 人: 外资局孙希有局长
时    间: 2006-2-24
举办地点:
   下载会议录音

 (以下文字内容由信息中心根据现场录音整理,仅供参考。)


代表市外资局向大家报告利用外资工作,讲三个方面:
一、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及全省外经贸工作会议有关利用外资工作精神
(一)全国商务工作会议:
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一月十九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总结2005年商务工作,研究“十一.五”期间我国商务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及部署2006年重点工作。
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报告中提出“十一.五”我国利用外资的任务和目标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比“十五”期间略有增长;基础设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吸收外资的比重有较大幅度上升;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和消化吸收技术的能力明显增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要成为外商投资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的集聚地和示范区。外商投资的鼓励和监管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各地招商引资政策得到规范,竞相优惠、恶性竞争和牺牲资源、环境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对2006年全国利用外资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实际利用外资不低于2005年,质量有所提高。

(二)全省外经贸工作会议:
全省外经贸工作会议一月二十三日在福州召开。会议对2005年我省外经贸工作进行了回顾,分析2006年外经贸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2006年外经贸目标任务及对策措施。
2006年我省利用外资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提升闽台港澳经贸合作水平。主要预期目标是:实际到资按可比口径60亿美元以上,与上年基本持平;按验资口径30亿美元,增长15%。
2006年全省利用外资工作重在着力转变招商引资方式,保持利用外资良好的增长势头。
1、创新投资促进机制。一是推动部门联合招商;二是建立福建行业协会与境外对应行业协会的沟通合作平台;三是开展高层招商活动;四是完善外商投资项目编码管理系统;五是强化专业化招商活动;六是抓好重大招商活动,提高项目履约率,促进资金按时到位和项目早日动工建设。
2、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鼓励外资投向机电、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形成以外资龙头企业为代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机械、电子、石化产业集群。研究制定和完善产业配套政策,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加强原材料、零部件本地化配套,延伸产业链条。着力引进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制造业工序,做好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区域总部和采购中心的引进工作,鼓励外商设立研发中心,推动外商投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着力推动厦门马士基码头等一批重大项目尽快落地。办好现有企业,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股。
3、拓宽利用外资领域。抓住服务贸易领域进一步开放的机遇,通过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利用外资以完善我省投资配套环境,在加大商贸、物流、中介(含会计、审计、评估、检验、鉴证)等与投资直接相关行业对外招商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基础设施领域、市政公用事业领域以及特许经营权对外招商。
4、突破利用外资的瓶颈制约。对土地利用率高、发展良好的开发区允许其适量预征土地,以便根据产业规划的需要统一开发,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大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建立企业闲置土地退出机制,盘活利用现有存量建设用地。推广“飞地政策”经验,推动山海协作和沿海产业向山区的梯度转移。设立面向外商投资企业的劳动力市场信息资源库,建立一批劳动派遣基地和机能培训基地,为外资企业提供用工服务。

二、2005年我市利用外资工作回顾
2005年是“十五”的最后一年。我市利用外资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超常规思路启动利用外资跨越式发展新思路,实现了数量、单项规模和项目质量三大方面的突破。
从数量上看,合同利用外资从2001年4.7亿美元到2005年的12.95亿美元,五年间增长了1.76倍,2005年合同利用外资总量继2004年后再次达到新的规模。按历史可比口径计算引进外资投资总额21.61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投资总额14.66亿美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18.94%和16.08%。按验资口径计算全年合同利用外资完成12.9亿美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19.9%,并且在2004年高位增长57.69%的基础上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比2004年增长22.73%;实际利用外资完成7.07亿美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17.91%,比上年同期增长24.06%。
从单项规模上看,2005年平均单项合同外资为356万美元,比2004年的242万美元上升47%。
从利用外资质量上看,引进500强项目、知名企业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明显增多。

2005年我市利用外资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改革和创新工作方式,提高投资促进水平。以网站形式为基本手段,在全国率先创新建设“厦门市投资信息集散中心”,按收集、整理、扩散、跟踪几个阶段,全视角、全过程的进行项目的链条式管理。建立了“外资项目流失预警报告”制度,以“外资项目重要情况报告”为载体,加强对外商投资项目跟踪责任制的检查落实。有效使用“投资促进台帐”切实解决项目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落地转化。

(二)提出全新概念的“零地招商”策略,多举措强化土地集约。一是有针对性的推介以通用厂房为载体的招商元素。二是策划“零地招商”策略,以存量引增量。特别是“零地招商”策略是针对我市土地资源现状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提出的一个集约使用土地的策略,这一策略得到商务部薄熙来部长的高度评价,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商务部对我市“零地招商”策略进行了充分肯定,薄熙来部长在报告中阐述到外资工作时,对我市实行“零地招商”策略所取得的成绩提出了表扬。

(三)研究台湾新一轮产业转移和骨干企业外移动态,做好对台引资工作,再造对台区位优势。派出专门小组上岛拜访企业,实地了解企业需求,强化了有针对性招商的力度。引进了友达光电、长庚医院、台富客服科技、百脑汇电子科技等台湾行业“领头羊”项目,带动了对台合作空间的进一步扩大和吸收台资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四)合理有效利用外资,强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彰显资本集聚效应。加大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外资龙头项目的引进力度,推动产业向集群化发展,利用外资彰显资本集聚效应。2005年规模项目招商成效显着,全市引进千万美元以上项目74个,合同利用外资超过9.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48%,引进了友达光电、柯达(中国)图文影像、泰声精密电子、万德宏光电科技、光洋转向系统、恩比尔(厦门)机械制造等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外资项目。

(五)把握国际资本转移趋势,改善引资方式,拓宽引资渠道,优化投资主体。结合我市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和各开发区产业发展定位,有重点、有选择、有针对性的跟踪、接触、洽谈。加大对跨国公司的招商力度,组成小分队主动拜访跨国公司,进行直销式招商,促进我市引资渠道的拓宽,投资主体进一步优化。2005年来厦投资的国家/地区投资者的广泛性明显提高,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厦投资项目数更加频繁,新增塞浦路斯、塞舌尔、瓦努阿图等投资国;引进更多知名企业和行业龙头投资我市。

(六)鼓励外资进入公用事业领域,拓展利用外资领域。鼓励外商进入更多投资领域,加快商贸、物流、医疗、旅游、码头等领域的利用外资步伐。2005年厦门在公用事业利用外资有明显突破,水务集团出让资产,由香港中环保水务设立了制水和污水处理项目。此外卫生、旅游、码头、现代物流等行业利用外资成效显着,引进长庚医院、大嶝对台客货码头、嵩屿集装箱码头、国贸码头等项目,造就了利用外资新的增长点。第三产业利用外资比重较去年上升了6.74个百分点,对全市合同利用外资增长的贡献率达60%。

(七)各区、各开发区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共同谋划利用外资新跨越。海沧区、思明区合同利用外资总量超2亿美元,分别占全市合同外资的22.3%和16.9%(海沧区达2.96亿美元,总额、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一)。火炬高新区高新产业利用外资取得重大突破。同安区成立了“招商服务中心”全程服务赢得外商好评。湖里区加强服务,积极鼓励企业增资扩产。集美区强化产业集群,突出项目带动。翔安区在没有工业用地的情况下,仍超额完成利用外资任务。航空工业公司力促太古飞机五期增资取得成效。水务集团积极寻求国外资本,与香港中环保水务组建制水、污水处理项目。港务局与马士基码头公司组建嵩屿集装箱码头,再造我市港口优势。招商中心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专业招商水平,积极推动重点项目落户,全年推动、促进、引进合同外资2.1亿美元,完成计划268.3%。

(八)各部门通力合作服务外资企业,进一步改善吸收外商投资环境。
1、部门合作、职能联动,服务形式灵活多样。海关、检验检疫局、外资局、贸发局等部门联合召开政策宣讲会,使企业进一步了解国家政策。口岸部门为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大型出口企业开设便捷通关、F通道,建立了大型守法加工贸易企业的联网审批试点。定期举行加工贸易业务协调会,及时解决企业在加工贸易运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市工商局通过建立重点企业联系服务制度等措施,积极营造良好投资环境。金融部门召开“银企合作推广日”活动,推动银行与企业的进一步合作;教育部门推动“校企合作”,为企业与职业学校创造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总工会为企业提供用工信息服务和用工培训,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完善和谐劳务协作机制。政法委、公安局等部门做好稳定日资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经发局、环保局、规划局、国土房产局、建设管理局、交通委等部门为利用外资产业规划、空间布局,加快外资项目审批和建设速度,提高了土地集约和项目质量。财政局、科技局、外汇管理及税务部门真诚服务,为落实外资企业优惠政策做了大量工作。市信息产业局、市旅游局在行业招商方面积极规划布局,策划招商资料,招商成果显着;市发改委派驻北京项目工作组,“跑部前进”,促成了大项目的获批;市侨办、台办、外办、贸促会、总商会、外商协会充分发挥对外联络渠道广泛的优势,积极传递投资信息,维护投资者权益,为推介我市投资环境起了重要作用。市人大、市政协、市效能办关注投资环境,加快软环境建设,对利用外资起积极的推进作用。
2、沟通渠道规范畅通,外商投诉受理网络进一步完善。通过外商工作午餐会、台商季谈会、跨国公司座谈会等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议,加强与外商的沟通,成为外商与市领导、政府部门直接沟通的有效渠道和平台,同时,外商投诉受理网络经过调整和优化,投诉机制更加完善,市、区两级开通了多种管道,已发展成为包括海关、检疫、工商、税务、劳动等37个市、区两级政府职能部门在内的外商投诉协调处理通道。通过加大对外商投诉的办理和协调力度,促进了外商投诉的及时有效解决,实现市长热线外商零投诉,全年受理的各类外商投诉案件结案率为92%以上。

三、2006年我市利用外资工作思路
1、抓多项目。通过现有的投资促进网络,提高互联网的效用,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投资信息集散中心”提供各种政策信息、投资促进的功能。与全球的投资促进机构建立长期频繁的沟通联络机制,使中介机构、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真正成为我们投资促进网络的联结点,根据我市的招商需求,筛选重点,获取更多的投资信息。
2、抓大项目。抓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培育壮大机械、电子、化工产业链。搭建国内大企业与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平台,推动国内企业与境外行业龙头、跨国企业的深层次合作,实现龙头带动产业链的发展态势。
3、抓好项目。在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于利用外资的各个环节,继续深化推行“零地招商”策略,鼓励企业增资扩产,以存量引增量,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使用水平。把好引进外资项目的投入产出关、土地集约利用关、技术含量关、绿色环保关,提高吸收外资的综合质量和社会效益,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将加大吸收500强、行业龙头项目、知名企业来我市的投资力度,鼓励外资投资适合我市需要的产业、有利于发挥我市产能积聚、技术辐射效应以及低能耗、低污染项目。通过抓好项目,实现经济总量的扩张,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
4、抓细项目。细化产业结构和重,把现有产业分细,分析优势,以优势招商,以产业基础招商,变“全民招商”为专业招商。如在海沧已落地的“协富光洋”“光洋转向系统”等相关世界知名汽车配件企业的基础上,加强与日本、韩国汽车工业协会、中介机构的联系,争取做大我们的汽车配件生产基地。在服务业方面引导外资投向信息、物流、旅游、商业零售和批发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发挥厦门空港和厦门湾港口、保税现代物流园区的资源优势,宣传、推介港口物流招商,形成大港口利用外资“强势”。引导跨国公司将外包业务向厦门转移,促进在厦投资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向厦门集聚。在对台引资方面,把光电子、数字化产业、动漫产业、石化及其配套产业、港口等领域作为对台招商引资的重点,突出“五缘六求”,加快投资载体建设,为承接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大规模转移奠定基础。。
5、抓实项目。多中选好,好中选实,提高谈判技巧和水平,集中有效资源,筛选有效项目,完善项目前期工作,对待不同的项目以不同的方式分类推进,提高项目包装“工艺”,加强跟踪,缩短项目过程长度,突出提高项目的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成功率。




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22640号
服务专线:0592-5165190